2022年7月,上海中心城区成片旧改全面结束,30年民生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。老住户们告别了拎马桶的日子,旧改地块同时也告别了曾经的居民,开始向“功能提升、经济发展、城市治理”的高地转型。
作为“政企合作、市区联手”旧改新模式中推进最快的项目之一,以及虹口区最大的单体旧改地块——虹口17街坊“弘安里”已进入开发阶段。在工地上,120多名留沪建设者放弃休息坚守岗位,为尽快恢复并展现百年文脉风貌而加班加点。
节后将启动历史建筑平移
(相关资料图)
虹口17街坊紧邻“今潮8弄”修缮保护街区。大年初三,经过短暂的3天休假的建设者们,恢复了往日工作节奏。在现场,记者看到一处大型基坑,隧道股份上海路桥虹口17街坊现场负责人沈凯正在来回奔忙查看。
“目前,我们正在进行示范区的结构底板施工和结构回筑工作。”沈凯介绍,之所以要在春节抢工,一是因为目前的施工区域位于轨道交通10号线50米保护范围内,必须压缩建设时间,确保地铁运营安全,二是抓进度,争取年后早日将虹口17街坊示范区沿街立面结合景观效果对外展示,提升片区的城市界面。
早在春节前,项目部便提前安排,增派人手保障建设进度。听说工地要在春节期间抢工,50岁的四川人张玉和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。每天6点半起床后,他便投入繁忙的工作当中,和7名工友一同保障整个现场的用水用电,同时肩负水电安装任务。“到了我们这个年龄,再不拼搏就老了!”张玉和告诉记者,好在家中一切都好,在外打拼家人也理解。新一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家人平安,工作进步。
和张玉和一样,春节期间,项目部120多名建设者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,全力确保项目顺利推进。和新建工程不同,虹口17街坊地处市中心,有不少历史保护要求,施工难度较高。作为上海市第二批历史风貌保护街坊,虹口17街坊拥有近百年历史,坊内的建筑陆续在1912年至1936年期间建成,占地面积3.7万平方米。
开发单位上海弘安里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,街坊将沿袭“总弄—支弄”里弄风貌肌理,总弄宽度4到8米,支弄3到4米,对现有的历史建筑实施“留改拆”。改造后的街区,将以分级保护的方式留住风貌肌理、向史而新,建设成上海中心城区成规模的现代石库门建筑群,打造承载上海文脉的价值高地。
2022年9月,弘安里更新改造项目开工。率先建设的示范区,占地面积约2200平方米,预计开放之后,届时将向市民们展示独特的石库门风貌,并展示街坊内留存的珍贵老物件和老构件。
此外,建筑团队还要对3栋历史建筑进行平移,目前已完成加固保护。“春节后我们将启动平移,用拖车移位80米,等原址处的新建地下室完成后,再利用步履式液压千斤顶将保护建筑平移复位。”沈凯说。
未来要打造石库门商业群落
得益于旧改新模式,虹口17街坊旧改不仅“跑得快”,而且为许多旧改地块的后续开发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模板。
虹口区17街坊是上海探索“政企合作”旧改新机制的首批试点之一,最早由上海地产集团与区属国企合资成立项目公司推动旧改征收。从启动征收到交地,虹口17街坊只用了一年时间,相比传统模式周期大大压缩,成为新一轮旧改全面提速的缩影。
2021年8月,虹口17街坊项目公司启动股权转让,成为首个通过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和上海联交所“场所联动”招商股转工作机制的地块。经过方案筛选和专家评选,项目公司80%股权转让给遴选而出的市场主体,让最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,确保虹口17街坊的后续开发是以规划为引领,兼顾历史风貌保护、区域整体开发和功能提升。
记者了解到,根据规划,弘安里将与周边多个地块整体风貌联动,共同打造类似于新天地和思南公馆的石库门商业群落,打造成集历史特色住宅和商办文娱一体的新地标。在改建规划中,还特别保留了3000平方米作为公共绿地,加快改善和提高该区域居民的居住水平。
标签: